乡村建设要找到以农民为主体的撬动点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建设是核心工作之一。笔者在一些地方看到,地方政府集中投入大量的项目资金到某个乡村,希望通过资源整合式的思路来实现乡村的系统发展。但是这样的期望并没有实现,究其原因是这些散落的项目落地到特定的乡村中,由于项目本身之间没有形成内在的联系,大多变成了“项目积木”,无法真正产生乡村的内在驱动力。
笔者先后在脱贫攻坚阶段参与了云南省勐腊县河边深度贫困综合治理实验以及在当下参与了昆明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的工作。在这两个实验中,我们都探索了如何基于建设的撬动点来形成乡村的内在驱动力。
各级政府基于脱贫攻坚的要求,曾在河边村先后投入了近2000万元的资金。河边村的脱贫过程,中国农业大学的学术团队和小云助贫中心的公益志愿团队深度参与。在政府脱贫工作的短板上给予补充。最开始,由农大学术团队和小云助贫中心来自一线城市的规划志愿者共同设计了河边村深度贫困综合治理的规划方案。这一规划方案的重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规划内容,更强调如何基于建设的撬动点形成河边村的内在驱动力。这一规划方案得到了勐腊县政府的认可并予以采纳。我们在河边村建设的撬动点就是在改造农民房屋的同时嵌入商业性客房。这样的撬动点当然有资源上的考虑,因为国家提出要在脱贫攻坚阶段解决贫困人口的房屋安全问题。但是更为关键的是房屋改造的同时加入了资产的要素,通过公益资源的建设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性的资产。在这样的撬动点推动下,河边村全体村民的房屋都实现了重建,同时基于统一的建筑要求,河边村的房屋外观形成了整体性的美丽景观。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了规模性的客房群,从而支撑起了新业态的产业体系。在这样的条件下,新业态更为丰富的基础设施如会议室、餐厅、酒吧、小超市等建设起来,同时形成了一个运营新业态的返乡创业村民团队。由此,新业态产业扶贫的驱动力从外部主导逐步过渡到了外部与内部协力的过程,目前正在向内部主导进行转换。
笔者在昆明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区具体负责宜良县麦地冲的实验工作。这一实验区是中国农业大学与昆明市政府于2019年8月开始合作推动的。在麦地冲的实验中,农大团队提出通过建设一个休闲产业的接待设施来盘活闲置的生产性房屋片区。这样的建设撬动点是基于麦地冲现有的条件提出来的。麦地冲从2019年开始形成了以彩色水稻为主的创意农业。大量的游客来到了麦地冲观赏这一“网红”景观,但是游客群体的人流并没有给麦地冲带来多少利益上的回报。因此,需要建设包括客房、餐厅、水吧、会议室等接待设施来把人流转化为收益流。接待设施的建设需要在现有的实验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展开。农大团队选择一个废弃的生产性房屋片区作为改造成接待设施的区域。改造的同时也为如何全面盘活麦地冲闲置资产提供了有效的思路。改造房屋最终是要通过运营来增加麦地冲的收益,因此,农大团队提出通过创建一个集体资产的运营公司和乡村CEO计划来有效提升麦地冲休闲设施的专业运营能力。集体资产的运营公司为股份制公司,有意愿参与的麦地冲农户都可以入股。建设初期,麦地冲农户并不看好这一休闲设施的发展。就在本月,随着休闲设施临近正式运营,麦地冲的农户发生了转变,先后有20个农户投资入股,占到了全村农户的40%。农民的加入初步实现了农户为主体的发展机制。农户成为股东之后,实现了参与乡村建设的权利、决策乡村建设的权利和分享乡村建设收益的权利。乡村CEO计划则是通过现代的组织运营机制将有志于参与乡村建设的新农人引入到麦地冲。麦地冲先后有5名返乡青年加入到了CEO团队。通过这一团队的能力带动麦地冲的人才振兴,从而能够有效承接起休闲设施的运营工作,真正形成麦地冲的发展性的治理结构。
从这两个实验案例中可以看出,有寻找乡村建设撬动点的工作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意识下,找到一个具有系统连带性的撬动点,会把乡村建设从点到面系统地连接在一起。“连在一起”最重要的价值是把外部主导的发展驱动力转变为内部主导的发展驱动力,转变的关键就是要设计出以农民为主体的循序渐进的参与路径。这样的参与路径必然需要循序渐进,这是与农民意识转变发生的规律有关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参与最终要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发展中最重要的建设者和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