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毛坯房”能为乡村建设带来哪些思考?
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审美引领,这三种因素是乡村建设的焦点话题和核心问题。“天价毛坯房”虽是个例,但却具有普遍性的警示作用,它反映出的问题也值得其他正在推进的乡村建设项目吸取经验教训。随着乡村振兴推进,乡村建设工作的展开,“为农民而建”的逻辑、“怎么建”的思考,必须认识到位、引起重视。
近日,在一档家装改造综艺节目中,知名设计师耗费委托人130多万元,改造出的农村屋舍引发热议,改造后的建筑被网友戏称为“天价毛坯房”。尽管节目组就房屋改造引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说明,但依旧难以平息公众质疑,相关话题持续引发社会关注。
“由红砖和混凝土组成的新建筑矗立于土坡之上”,节目里的这句形容,恰巧道出了这场“天价毛坯房”争议的症结,即房屋建设与周围环境显得不相容。有关信息表明,设计建造这幢“红砖房”多是遵循了设计师的主观想法,而最终改造房屋的呈现效果和委托人预想存在一定差距。
客观来说,外界对“天价毛坯房”的了解大多来源于节目和网络信息,公众可能无法真切判断设计的实用性、成本合理性以及委托人的心理。设计师交出的“还未完工”答卷或许存在理想主义缺陷,但也不能武断地对设计师的努力作全盘否定。在批评声音之外,更值得深入关注、思考的,是这场争议的关键点:知名设计师与农民,谁应掌握房屋改造的话语权?更进一步说,看起来是一个农村房屋改造的事件,其实涉及的是包括农村房屋改建在内的乡村建设为谁建、怎么建的问题。也就是说,“天价毛坯房”争议更进一步引发的,是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建设,该如何权衡理想与现实、审美与实用等的思考。
乡村建设为谁而建、怎么建?是透过“天价毛坯房”这个事件会看到的问题,而这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关注的重点话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要因地制宜、稳扎稳打,不刮风搞运动。“天价毛坯房”事件的几处细节,折射出乡村建设中的几个典型问题。一是因地制宜的问题。考虑到西北农村的气候因素,保温与防风应是首要,应结合当地村民的消费习惯以节能、环保的方式保障室内热环境舒适性。在这一点上,“红砖房”的透风墙体和大面积地暖的设计不一定适用。二是因人制宜的问题,委托人与设计师,在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别。当设计者过多掺杂主观臆想而忽视客观因素,恐怕会徒劳而返,收效甚微。三是审美引领的问题。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红砖和混凝土的材料,多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以强调艺术感与历史感。当这样的元素和设计理念被“照搬”到一个并不适宜的地方,似乎不能体现其原有优势,反而从大众审美的角度来说让人难以接受。
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审美引领,这三种因素是乡村建设的焦点话题和核心问题。“天价毛坯房”虽是个例,但却具有普遍性的警示作用,它反映出的问题也值得其他正在推进的乡村建设项目吸取经验教训。随着乡村振兴推进,乡村建设工作的展开,“为农民而建”的逻辑、“怎么建”的思考,必须认识到位、引起重视。
随着乡村振兴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走上发展的“快车道”,村民对住宅的改造需求越来越大,而且对村庄公共空间优化要求越来越高。现下一些地方的农房改建,不仅与当地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并不相衬,而且个别地方还呈现出同质化的“复制粘贴”现象。针对此,有的建筑设计为求标新立异走上另一个极端。乡村建设不是让乡村彻底“去陈出新”,而是要尊重农村风貌和农民在实用性和审美上的需求,不能急于去除乡村“标签”,在革新步伐中丢失了属于乡村的“自我”,还要尊重乡村的空间、人际、生产、文化等等要素特性,以因地制宜的方式“量体裁衣”。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建筑不仅存在于诗和远方,更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对乡村建设设计者而言,“为农民而建”始终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乡村住宅、公共基础设施的设计,主体是居住者和使用者,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让乡村焕发蓬勃生机。从农宅改造到乡村规划,都应时刻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理清村民与乡村建设的关系逻辑,尊重村民主观意愿,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
除了实用性,乡村建设还需要审美引领。在全国有些地方,乡村建筑的美学尝试已然成功落地,并为当地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尽管面对着地理环境、施工条件、实用为先等等挑战,乡村建设依然具有极大的美学空间。需要注意的是,“设计点亮乡村”不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不能将城市美学照搬,更不能居高临下地将审美强加给乡村。在审美上向使用者的主观妥协,并不是艺术的缺席,恰恰是契合实际、因地制宜的体现。乡村建设要发掘乡村自身的环境生命力与文化核心,使其与现代生活对接,使艺术设计服务乡村,为乡村发展赋能。设计赋能乡村,要回答“为谁建”“怎么建”的根本问题,寻找到传统与创新、实用与艺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刘知宜)
编辑: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