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个必须”坚定意志严守耕地“双红线” ——三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年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并作出明确贯彻落实要求。会议指出,落实好耕地保护建设硬措施,严格耕地保护责任,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我们务必要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中两个“必须”的深刻内涵,真抓实干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动真碰硬切实抓好耕地保护建设,守好数量、质量“双红线”,夯实粮食安全的基石。
保护耕地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撑。然而,应该清醒认识到,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国内外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形势下,更是要以端牢饭碗的确定性去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把主动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因此,粮食安全的弦一刻也不能放松,耕地保护须臾不可懈怠,要用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来抓。
保护耕地要切实提高认识、落实行动、务求实效。认识上突出一个“紧”字。要把耕地视为“珍宝”,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从我国耕地资源家底来看,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1亩多,不到世界水平的40%,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优质耕地仅占三成,绝大部分为中等和较差耕地。面对耕地先天不足的国情农情,我们要时刻将红线“拉紧”,充分认识到保护耕地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行动上突出一个“严”字。第三次全国土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底我国耕地面积19.18亿亩,已经逼近18亿亩红线,比十年前减少了1亿多亩。红线即是警戒线,意味着不能突破、不容有失。党政同责、耕地占补平衡等一系列“长牙齿”的硬核举措须落实落地见真章,做到制度最严格、执行最严厉。效果上突出一个“实”字。要确保农田姓农,坚决遏制“非农化”,确保良田种粮,防止“非粮化”,做到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严守耕地红线,必须落实耕地保护责任。责任不明、考核不严必然导致执行不力。耕地红线也是经济社会的生命线。若任由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就是在触碰红线、挑战底线。要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打好耕地保卫战。抓紧下达带位置带责任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并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对已经突破耕地保有量的,要抓紧制定恢复补充方案,切实把减少的耕地补回来。
严守耕地红线,必须强化耕地用途管制。耕地利用不能完全按照比较优势和效益优先的原则来考量,有些地方占用耕地发展林果业、养鱼挖塘、挖湖造景,经济上局部上看可行,但从战略上全局上是不可行的。因此,保护耕地不能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只看眼前不看长远。必须严格耕地用途管制,严厉查处违法占用耕地,严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要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新建高标准农田全部用于粮食生产。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不仅要从数量上补回来,更要确保补充耕地与所占耕地质量相当,防止用劣地、坡地、生地滥竽充数,只顾账面平衡、不顾产能平衡的自欺欺人行为。
严守耕地红线,必须加大耕地建设力度。我们以不足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潜力的释放。在现有耕地紧缺、后备耕地不足的资源约束下,提高耕地质量,进一步挖掘耕地潜力,是保障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满足人们对多样化、高品质粮食需求的重要基础。要通过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力改造利用盐碱地,积极研发适应盐碱地的农作物品种,增加耕地灌溉面积,实施黑土地保护修复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实现“农田必须是良田”,从而扭转耕地减少带来的不利影响,变被动为主动,确保粮食丰产增收。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耕地保护要着眼于战略全局高度,也要落实落细于田间地头。只有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牢牢守住数量、质量“双红线”,才能为端稳中国饭碗筑牢根基。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编辑: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