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挂牌乡村振兴实验室,助力三大领域突破
让农民的生态饭碗端得更好、更稳,1月18日,门头沟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建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的“北京建筑大学—门头沟区乡村振兴实验室”揭牌亮相,《北京建筑大学服务门头沟乡村振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同时发布。未来,该实验室将通过驻点调研、智库“会诊”等方式,让门头沟区在文化传承复兴、乡村有机更新、产业绿色发展三大领域实现突破,完成爨底下村、潭柘寺等地区“名片”的升级,进而推动区域内村落逐步完成有机更新。
市规自委门头沟分局局长贾骥介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少深山村落发展存在不均衡问题。几年来,随着“门头沟小院”品牌的发展,全区138个行政村内兴起了民宿热。年轻人回乡了,村民当上了民宿管家,可是,民宿合力不足、乡村基础设施更新慢、文化牌打不“响”等问题依然存在。
“比如潭柘寺镇的有些村落,挨着潭柘寺,却不能完全靠这张名片实现乡村振兴,很多村民还是以加工售卖农副产品作为生计。”贾骥说。
在日常调研过程中,贾骥和同事们发现,想要帮助乡村走出一条科学的振兴之路,学术智库和“外脑”十分必要。而这次乡村振兴实验室的成立,恰恰为门头沟弥补了不足,增加了“外脑”。
北京建筑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雪华说,实验室将派驻三至四名常驻人员在门头沟驻点,进行实地调研,并且搭配该校20多名各专业教授进行远程指导、会诊,针对各类问题精准施策,用三年时间初步完成门头沟乡村有机更新。
具体来说,将聚焦文化传承复兴、乡村有机更新、产业绿色发展三大领域,开展京西古村落研究、京西古道+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门头沟段整合研究、门头沟红色资源整合等在内十大行动。
其中,文化传承复兴领域主要以门头沟京西古村落群、京西古道、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门头沟红色文化为保护和研究对象,针对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特点,建立全方位的保护体系,提出有效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具体举措。
乡村有机更新领域则主要以109国道沿线、一线四矿沿线等重点片区山地村落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类型村庄及宅院空间、公共空间、产业空间等开展系统性研究,推动解决村庄发展难题,推进人居环境品质提升。
产业绿色发展领域将以加强文旅智慧融合、特色旅游产品策划、建立特色民宿集群等为重点建设发展对象,利用现代科技和新媒体资源优势发挥文旅智慧融合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为门头沟做好旅游宣传和产品策划,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的快速度、高品质、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赵廷举 赵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