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绣花”功夫 让高大尚平谷有颜值有温度
近年来,平谷区城市管理委统筹城市运行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党政推动、创新攻坚,顺利完成折子工程、民生实事、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市、区政府重点任务,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新提升。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积极与大型国企合作,涵盖液化石油气、燃气、供热、环境卫生、建筑垃圾、停车管理等广泛领域,推动了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平谷区城市管理委将持续改善市政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城市运行安全保障和韧性水平,着力提升能源供应和运行水平,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建设水平,加快提升首都环境卫生保障水平,下足“绣花”功夫,提升治理水平,让高大尚平谷有颜值有温度,让群众幸福生活更具质感。
▲强化道路清扫保洁,城市环境更加整洁。
能源运行保障平稳有序 城市安全有效提升
近几年,重点开展滨河街道金谷东园小区等老旧小区配电设施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山区电力线路加装断路器自动保护装置,积极协调处理树线矛盾、房线矛盾,统筹协调做好迎峰度夏、重大活动的电力保障工作。坚持“合理布局、适度超前、桩站先行”,有序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目前,全区共有充电站点110处,充电桩1354个,平原地区平均充电服务半径缩小到不足2千米。
加强燃气管理,确保供气安全。严格落实《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初步实现了管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三气”保障。天然气实现与北京市区同网同价,燃气管网达1400多公里、用户10万余户,2021年用量达2亿多立方米。陕京四线密马香天然气管道联络线已通气,平谷门站天然气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双气源供气。截至目前,已完成163个村5.5万户的农村“煤改气”工作。
▲煤改气工程建设,保障居民用气需求。
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补强道路照明,提升亮化品质。5年来,夏鱼路、西环南路、平三路、堤顶路、昌金路、华西路、顺平南线等15条道路4000余盏路灯先后“点亮”,逐步解决“有路无灯”问题。全区路灯维护采取市场化机制,委托专业公司统一运维,城区路灯亮灯率保持在98%以上,农村路灯亮灯率保持在95%以上。
完善交通标志,规范交通秩序。平谷城区64条道路标线重新施划,设置礼让斑马线标识26组,在部分路段增加了公交车专用车道,减少交通拥堵、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更换20条道路的指路标志和路名牌1500余块,增加英文标识,提升城市品质。
▲背街小巷经过整治面貌一新。
环境整治持续攻坚 城市品质全面提升
深化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突出地域风貌特色,2020-2022年打造精品街巷胡同54条,已完成25条。深入推进街巷长制,稳步提升街巷环境,1413名街巷长、1076名小巷管家通过巡查解决问题2万余件,进一步净化了街巷环境。
全面整治城区停车秩序。全区共有经营性停车场32家,停车位9278个,主要分布在城区重点商业区及全区旅游景区。为进一步规范停车秩序,近两年,在建设街等72条主要道路施划了停车位1.18万个。2019年,府前街等11条主要大街规范路侧电子收费停车位874个,出租车专用车位97个。为更好发挥公共资源的社会效益,全区在开放第一批错时共享停车场的基础上,深挖资源,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错时共享停车场建设,截至目前,共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共享停车位664个,有效缓解了居住小区停车难问题。
▲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党员干部桶前值守成为常态。(资料图)
环卫管理不断加强 城市环境更加整洁
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平谷区积极落实《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坚持党建引领,狠抓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坚持机制不变、力度不减、热度不降,推行“三分法+轮值表”“家家分类户户轮值”、农村“垃圾不落地”等运行管理模式,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垃圾分类“五带头”,深化党员“双报到”机制,推行党员“桶边值守一小时”等活动,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生活垃圾减量率、分类设施达标率、居民投放准确率“四率齐升”。全区家庭厨余分出率稳定在20%以上,生活垃圾减量率相比去年减少5%左右,分类设施建设管理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居民自主投放准确率达到85%左右,分类成效显著。
全区273个行政村垃圾清运采用“分类收运、桶车直运、全密闭运输”方式,保证了清运过程高效、清洁、无二次污染,实现了全区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实现了焚烧发电。截至目前,共处理生活垃圾59.25万吨,焚烧发电7499.45万度。
通讯员:律超
责编:赵廷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