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成“教授”?北京新型职业农民这样炼成
“加快培养农业领军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区域内农户实现增产增收。”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卢玉胜围绕乡村振兴提出多份建议。近日,经过北京市农业技术系列职称评委会综合评价和社会公示,2021年北京市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结果正式出炉。6位职业农民获评高级职称,3人获评中级职称。
农民也能评职称?这一新鲜事儿如今成了现实。获评专业技术职称,为优秀农民组织技术培训、参加各类评选推荐等提供了相应资质与平台,且在国家财税支持、项目申报等方面得到一定帮助。田间地头涌现出的新型职业农民,正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崔维国:思想转变,“老把式”信服新技术
崔维国推门进入草莓大棚,一阵温暖湿润扑面而来。半人高的架子整齐排列,簇簇草莓争相探头。白色妖姬、白玉、粉玉……都是时下最新鲜稀罕的白草莓,咬在嘴里迸发出清甜汁水。“精选的这几个品种特别热销,得提前一周预约发货。今年我们试种下来,把各种数据记录清楚,计划明年向农户推广。”
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创始人、昌平农广校“农民田间学校”校长崔维国。
作为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创始人、昌平农广校“农民田间学校”的校长,崔维国十分关注产业发展动向。一听说有什么新品种、新设备,总要拿到棚里实验一番。就拿种草莓的架子来说,使用的是日本高架栽培设备,较传统地栽打理起来更节肥轻省,产量多出20%。
别看如今谈起种植技术头头是道,从不以为然到心悦诚服,崔维国也历经了思想上的转变。他回忆,自己和周边农户都是北京昌平兴寿镇西新城村土生土长的农民,最早是“种大田”的,赚不到什么钱,收入也就够维持生活。
2002年,昌平区引进科技型企业,推广利用温室反季节种植草莓。一个大棚约3万元,政府补贴1.5万元。崔维国动了心,连借带凑花6万元建起4个大棚。头几年,在技术员指导下,崔维国的草莓收成很好,不但回了本,还买了辆小面的,又盖起几个棚。这让他觉得草莓种植“也就这些东西”,开始按自己的路数来“探索”。
种庄稼有句老话,“种地不使粪,必定瞎胡混”。崔维国想如果多施肥多浇水,不就能结大草莓,提高产量吗?他在一个棚里“搞实验”,结果连种连死,整个草莓季颗粒无收。实在没招,请了位专家过来,对方一打眼就说,肥太大,够5年的肥了。
还有一年,外头雪下得大,来巡视的专家告诉他“花冻了,结的果肯定不行,你把花都摘了,等开春第二茬果。”崔维国嘴上答应,心想“我们都要哭了还揪花,你知道一茬果多少钱呢!”10个棚,他只揪了1个,其余9个没舍得揪。结果那些棚里第二茬果仍然不好,只能全部扔掉。唯一揪花的棚里,第二茬果又大又好,足足赚出两三个棚的钱。
“就这两次,我信服了,种地不能光靠经验,必须讲科学。”打那以后,“老把式”捧起了书,大小学习、外地观摩,只要跟草莓有关的崔维国都去,成了远近闻名的“草莓达人”。
三产融合,带领农户共同致富
伴随越来越多农民开始种草莓,渐渐草莓有些不那么好卖了。脑筋活络的崔维国辗转找到一家连锁超市负责人,希望给超市供货。
“人家说要资质,检测报告、营业执照等等,我哪有呢?”回家一琢磨,崔维国联合5户草莓种植户,于2008年3月成立了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买农资、办资质,第二年不但自家草莓销售一空,还吸引了163户入社社员,如今注册社员更达到近300户。
2014年,鑫城缘被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北京市都市农业科技小院的首个基地也设在这里。来自市区土肥站、植保站、高校等农业技术人员随时、免费解决农户问题。鑫城缘社员种出的草莓质优个大,收购价高,大伙儿不断尝到科技兴农的甜头,学习劲头更足了。“起先政府说搞培训,没几个人来,现在不一样了,说明天有50个名额的培训,接龙报名,你看吧,一会儿就报满,到时候得来100人。”
除了带领社员将草莓种好,崔维国也在不断谋求新的发展思路。他谈及北京还没怎么兴起草莓采摘时,自己曾跟随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去台湾考察。看到简单的一座茶厂,从讲解到卖农产品再到吃饭、小孩游玩,顾客一待就是一天,大为震撼。于是借助合作社和农业嘉年华的品牌,鑫城缘也开始发展“采摘经济”。如今,通过合作社销售和草莓采摘,社员平均每个棚的年收入能达到3-5万元,比“种大田”可是翻了好几倍,生活状况有了大幅改观。
全国优秀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之星……55岁的崔维国多项荣誉傍身,不久前破格获评正高职称,更是让他高兴鼓舞。“这么多年我爱学技术,在合作社管理方面也有一定心得,确实很想评上职称,觉得是对所做工作的考核和鉴定。”
2020年底,北京市开始试点探索职业农民破格申报职称评审工作,探索性完成2名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去年底,北京市全面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崔维国认真报送材料、参加答辩,终于圆了自己的职称梦。“感觉多年努力得到了认可,更有信心带着农民共同致富。”
薛新颖:弃商从农,“当代花木兰”开新局
和在田地摸爬滚打的农人相比,43岁的薛新颖虽在北京顺义北小营镇西府村土生土长,但她一路读书工作经商,30岁前从没有种过地。正当建材生意做得红火,却被父亲的辛劳所触动,毅然“转行”,在全新领域耕耘出不菲成就。
薛新颖(图右)。
薛新颖回忆,父亲薛海昌是位种田好手,在她幼年时承包整个村生产队收种播的工作,成了村里最早的“万元户”。上世纪90年代,有人找到父亲,请他出面帮忙承包一片几近荒芜的梨园搞种植。父亲签下来梨园,合作者却反悔称不想继续了。
“你不干,我就自己干。”父亲上来倔劲,打井、接电……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打理了几年梨园。然而梨过于大众,卖不上价,果树又开始出现病害,果园连年亏本。到了2001年,父亲决定将上百亩梨园陆续改成农田。这期间,薛新颖上学工作,做起建材生意,接连开出3家店面,与农村农业已没有一点关联。
转折发生在30岁那年,一个平常夜晚,薛新颖回家吃饭,临走时嘱咐父母早点休息。“休息不了,得干到后半夜。”父亲的一句话让她心里“咯噔”一下,正是秋收季节,各环节“一条龙”耽误不得。父亲白天雇的车坏了,修完车就到天黑。该干的活儿得加班干完,否则后面司机来了没活干。望着年过六旬的老父,薛新颖一阵心疼,“我必须回来帮他,不能让他一个人连轴转”。
主意打定,不顾家人反对,薛新颖卖掉建材店,一头扎进陌生的农业领域。事实上,若单论种地知识,她自认再怎么也赶不上父亲,“但我有我的长处,父亲就是传统农民从事生产经营,如果我还和父辈一样闷头劳作,就失去了回来的价值。”
彼时,薛海昌是镇上一家合作社的社员。薛新颖敏锐意识到,一定要成为合作社的领办人,才能第一时间获取扶持政策、项目申报等各方面信息。提升作物品质与产量也不能光靠自己琢磨,要从各部门获取资源支持。2011年,她创办了北京硕丰磊白山药产销专业合作社。跑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土肥站、植保站,以及顺义区农科所、种植中心、农广校等单位,主动对接求教,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以老父亲为核心的一产生产,搭载薛新颖活络的管理思路,合作社发展突飞猛进。经营规模从最初150亩发展到3000亩,建立起小麦、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田。2015年,薛新颖又成立北京海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每年为农民提供收种服务近3万亩,带动千余农户增产增收。2016年,她当选首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是北京上榜的3人之一。
此次职称评审中,薛新颖破格获评中级职称,这让她和全家人都十分激动,老父亲更欣慰地称赞女儿是“当代花木兰”。“之前我们申报项目、推选人才,填表时发现都有‘职称’一栏,但我们没有资格参评,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了!我们农民不太会说会写,是用实践经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作为受到认可的职业人才,感到特别自豪,更有干劲儿了。”
通讯员:律超
责编:赵廷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