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融安:“三个转变”让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本网讯(许功让 石剑波 李明)广西融安县板榄镇,坐落在该县的北面山区,是一个典型的石漠化山区镇。近年来,该镇积极推行“三会兴屯”自治模式,引导辖区群众主动融入村屯管理。目前全镇共建成文化长廊18个、议事亭23个,完成村屯绿化美化点145个,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10个,成立“板榄广福”党建品牌,在全县率先建成一家以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民宿——香杉民宿,用“三个转变”让该镇乡村振兴工作向更高的质量发展。
将“地理劣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融安县板榄镇位于该县北面石漠化山区,镇内青山连绵,地表水旺盛,是该县的一条重要河流浪溪江的发源地。全镇土地面积421.1平方公里,耕地中近三分之一为石山山㟖地质,多为交通不便的闲置土地,群众产业发展受限。近年来,该镇利用石漠化治理的契机,在上级金桔种植产业政策扶持下,发动全镇群众种植融安地理标志产品——融安金桔,让“地理劣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乡村振兴致富道路。截至今年上半年,全镇种植金桔3.2万亩,产量达5600万斤,销售收入28000多万元,取得良好增收示范效果。
同时,该镇因地制宜发展香杉产业,香杉造林面积达50万多亩。还规模化发展螺蛳粉原材料产业,以里鸟村螺蛳粉原材料种植基地为核心,发展“短平快”的豆角产业,搭上柳州螺狮粉产业快车,向周边村屯扩大特色农业种植规模,实现产业多元化。如今,全镇种植豆角面积300余亩,马蹄竹1000余亩,黑木耳10万余棒。围绕日趋兴盛的节假日农村自助游汽车“尾箱经济”发展导向,推行“林下、果下、水下”立体经济,规模化发展蜂蜜、泉水鱼养殖、豆角干、笋干、红薯粉等特色农产品种养殖。该镇的农产品由他们的自主品牌——板榄镇广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深加工和统一销售,形成产业链,有效促进村民就近就业。目前该镇集体经济项目已初见成效,并且已经开始盈利分红到各村,群众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增收获得双赢。
将“工程盈利”转变为“集体红利”
该镇以村屯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着力打基础、管当前、利长远的思路,推进和完成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奠定了新基础,项目建设成效凸显。今年该镇实施基础设施项目9个,总投资559.15万元,受益群众达8000余人;“一事一议”项目8个,总投资180余万元,受益群众达5500余人。施工单位聘请当地的能工巧匠及部分脱贫户参与务工,每人每天可获得150至200元的务工收入,让“劳务输出”转变为“内需消化”,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增强联农带农效果,巩固和稳定脱贫成效。
该镇还邀请当地“两代表一委员”、退休干部、教师等威望高的村民担任“阳光卫士”,实时监督施工进度和过程,确保项目的建设质量,提升群众对项目建设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将“脱贫成果”转变为“振兴引擎”
板榄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深度挖掘该镇文旅资源,持续打造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安板榄壮乡“三月三”传承民俗文化山歌节的乡村旅游品牌。
在实施过程中,该镇加大麻江黄竹坪、板榄码头等网红露营基地建设,打造板榄地域特色旅游带。开发蒙村上滩瀑布乡村体验旅游、山尾双水休闲垂钓等乡村特色旅游项目。提升社区泗意重阳敬老节、蒙村横江桃花节、官昔同妙孔雀宴、古龙平寨姑娘回门等系列活动,丰富乡村旅游人文内涵。推进东岭红薯酒产业、木吉横桐泉水鱼养殖产旅结合项目、东岭茶场产旅结合项目建设,开设板榄旅游、美食专栏,加强板榄特色美景、特色美食推介,培育更多“网红”打卡点。充分挖掘村史民俗文化,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让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完美融合起来。
板榄镇着力提升该镇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点,把该镇农村建设成为生活舒适的乐园、道德示范的家园、生态良好的田园、乡愁记忆的故园,以点带面,实现多赢,把“脱贫成果”转变为“振兴引擎”,奋力推动板榄镇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